近日,一名被網友稱為“嘚瑟哥”的男子在山東煙臺海陽市人民醫院門口斑馬線上耍起了猴,來來回回在斑馬線走動,戲弄停車讓行的司機,視頻傳到網上后引起熱議。文明駕車需要禮讓行人,若是碰到這樣無理取鬧的行人,禮讓行人的規則便失去了意義。
文明交通需要雙向禮讓?!兜缆方煌ò踩ā返谒氖邨l規定:“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,應當減速行駛;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,應當停車讓行。將路權優先讓給行人,出發點是為了安全,體現了城市的文明,值得倡導和遵守。但少數行人亂闖馬路,無故在斑馬線滯留,不僅會造成交通擁堵,嚴重的還會引發交通事故。所以,車輛有車輛的規矩,行人有行人的規矩,斑馬線車輛應減速避讓行人,行人也應快速文明過馬路,給司機提供方便。
文明交通需要制度約束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如果交通違法行為成本足夠高,人們就會三思而行。在目前許多人的自覺性還不高、良好習慣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,應用制度來約束不文明行為者??鄯趾土P款這樣的強制性措施有利于短期內扭轉司機的駕車習慣,減少機動車經過路口不避讓行人現象發生。利用高清攝像頭、電子警察這樣的科技手段進行實時抓拍,讓每位駕車者都心存畏懼,遵守規則,自覺避讓。
文明交通需要轉變觀念。禮讓說到底是一種道德行為,而“不禮讓便扣分罰款”是一種制度的約束。要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交通陋習,除了靠制度約束外,更應該從思想層面考慮,轉變人們的觀念。不管是駕車者還是行人都是交通參與者,都應該提高交通安全意識。文明交通意識的落地,并不單純是司機一方的問題。對于闖紅燈等違反交通法規的行人,也應給予現場教育或相應處罰。做到不管斑馬線有無交警、有無攝像頭,行人車輛都能自覺遵守規則通過,只有車輛、行人都做到遵守規則,交通效率才會提高,規則的意義才會顯現。